由国家十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经发布,这是互联网金融行业期待已久,也是令其忐忑不安的一个政策性文件,好在这块石头终于落地。
关于这份文件,符合中国政府一贯的金融监管逻辑。对于新兴的,尤其是跟金融相关的市场,中国监管层一直是持有一种乐观但十分谨慎的态度,能够“容许”互联网金融规模性“野蛮生长”两年多,也是体现了其足够的“宽容”态度(实际上也跟互联网金融领域本身的呼吁和自身不断成长有关)。
互联网金融从更大的层面来讲,是一种新的金融产业形式,这种金融产业形式将整个社会的金融服务终端转移到了用户的电脑和手机上,让传统的柜台式金融产业形式失去了根本性优势,带来的不仅是服务模式的转移,更主要的是用户习惯以及品牌认知的转移,最终将导致利益格局的重新划分。同时,也给整个金融系统的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近一年来,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始介入到资本市场,开始对股票等投资者进行“融资”、“杠杆配资”等服务,这触动了银行、券商等利益攸关方,也使得监管层加快了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步伐。
《意见》的出台非常及时,但如果仔细关注《意见》当中罗列的细节,此文件应该早就形成了共识,只是在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公布。由于互联网金融牵扯到的不仅是成千上万的民营小微企业,更囊括了诸多国有企业,因此《意见》当中明确了一个方向,就是要“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进步,说明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不再“一刀切”。但对于那些没有“国资”背景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文件出台后是不是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空间,目前看还不太好说,因为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企业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达到监管要求和门槛竞争能力,如果因为“小”而失去存在和竞争的机会,恐怕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最终也会得上“大企业病”,失去了普惠金融的作用。
当然,《意见》最重大的意义在于,国家层面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有了期待和定性,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做第三方资金存管,这意味着互联网金融企业跟期货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基金公司等一样,可以做到客户资金和自营资金的分离,不仅保障了客户资金安全,而且给互联网金融企业带来了长远的生存信誉。要知道,在很多类似的金融交易市场,央行是禁止银行等金融机构给相关公司提供第三方资金存管服务的。可能市场对此还不太明白,实际上允许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众筹、网贷等公司做第三方资金存管,意味着国家层面真正开始接受互联网金融企业属于金融企业的范畴。
《意见》当中还提到,鼓励符合条件的优质从业机构在主板、创业板等境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这一方向预示着,互联网金融企业不仅可以跟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资金存管、支付结算等根本性合作,还可以允许互联网金融企业向资本市场融资。这一方向真正的好处在于,诸多风险投资机构,以及大型产业投资基金对投资互联网金融企业有了更大的信心,在退出机制方面建立了更具实际意义的诱惑力,影响是很深远的。
至于《意见》当中具体哪类互联网金融业务归哪个部门监管,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事,这也并不是监管方面的明确化,而我认为这恰恰给以后更复杂的市场留下了隐患,因为很多互联网企业本身就横跨多类业务,如果不成立一个专门的协调和综合性监管机构,很难非常明确的将互联网金融企业归类到某个特定部门来监管。按照惯例,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最后可能不得不成立一个类似“部际联席会议”的组织来协调监管。
《意见》对整个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来说,意义深远,但有好有坏。虽然目前看国务院肯定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价值和形态,也希望能够为整个普惠金融和实体经济带来实质性贡献,但《意见》的出台给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注册、成立、运营等方面带来了很多“权力寻租”空间。比如《意见》当中提到,“任何组织和个人开设网站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除应按规定履行相关金融监管程序外,还应依法向电信主管部门履行网站备案手续,否则不得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对互联网金融业务涉及的电信业务进行监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对金融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内容等业务进行监管,两部门按职责制定相关监管细则。”这种非常模糊但又带有禁止性质的阐述会导致各个部门形成简单的否决和推诿,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企业要想建设一个网站,都可能需要很多审批手续,更别说展开后续业务了。实际上这一点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是最要命的,因为从互联网本身的角度去“卡住”互联网金融的话,就像扼住咽喉一样“有效”。
《意见》当中关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部分较多,其中一条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只能用于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不得用于垫付基金和其他理财产品的资金赎回。”这一条长期看对市场是有好处的,但短期可能会导致诸多企业资金方面吃紧。尤其是目前对于网贷企业的监管更加强硬,明确指出,“个体网络借贷机构要明确信息中介性质,主要为借贷双方的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服务,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非法集资。”这基本上就是判定“资金池”是违法的,并且“不得提供增信服务”,这就几乎扼杀了网贷公司的后续创新。
未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虽然前景光明,但免不了“巨头化”和“官僚化”,原因有三个,首先,随着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门槛将大幅提高,运营难度增加,如果没有强大的现金流或投资人支持,扩展业务的成本将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对网络营销方面进行相关宣传管制之后,相对传统金融企业的优势会逐渐丧失;其次,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组建互联网金融协会,协会制定经营规则和行业标准,以及制定自律惩戒机制,要想“玩”转互联网金融,就得进入类似的官方行业协会,并付出更多公关以及时间成本;第三,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客户群极其广泛,但目前《意见》以要求将研究“互联网金融合格投资者”制度(给投资者设定门槛),这实际上就预示着更多互联网用户将无条件参与到互联网投资理财市场,将屏蔽更多投资者,诸多企业失去终端优势。
我个人最关心的是,监管层在更深一层的监管方面,比如在未来制定具体法律法规层面,是否能够更多的邀请互联网金融企业及当事方参与讨论,让更多互联网金融研究机构或研究者参与研究;在关于投资者保护方面,如何做好更多服务型工作,在塑造契约精神、解决争议、仲裁等方面如何有效的跟现有法律法规对接;如何明确互联网金融领域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对非法买卖泄露客户个人信息的行为如何做有效监管。至于互联网金融产业本身,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其发展,《意见》当中虽然有很多定性和明令禁止性条款,但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模式,暂时的定义和判断并不能代表未来的模式和方向。
《意见》当中还提到一点,就是积极开展互联网金融领域立法研究,支持设立专业化互联网金融研究机构,积极开展互联网金融研究。这一点值得行业期待,目前就算在全球来看,对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专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者还比较少,都还是基于传统金融模式的延伸和单一的概念化解读,并没有站在互联网金融制造的货币流动性/周期和产业关联度(互联网+),以及新的消费、支付、集资、网络协议/契约等综合性金融业态展开大面积的研究,导致市场和监管层依然缺少对互联网金融的宏观认识,以及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缺少决策参考和学术支撑。如果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更加广泛和专业,未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将会变得更加符合市场及产业需求,整个中国经济也将成为互联网金融最大的受益者,因为跟欧、美等背有历史包袱的金融市场相比,中国在发展互联网金融方面可轻装上阵。
金价跌至近十个月新低,现在该去抄底买黄金吗?
时间一分分过去可是依然没有肖磊的信息~难道他有事应酬还是没有回来?
雨沫一边看时间一边低头看着手机思考着~信息来了,一看是朋友香水说不过来了,感觉有点失望。
突然信息来了,是肖磊,雨沫马上点开看。
肖磊:“在干嘛?”
雨沫:“在家里~你呢?”
肖磊:“看电视。”
雨沫:“在那里?”
肖磊:“在单位。”
雨沫:“不是说今晚回来吗?”
肖磊:“临时有事就没有回了,想你了”。
雨沫:“才怪,真的有想我?”
肖磊:“比珍珠还真。”
雨沫笑着回道:“珍珠”。
想起肖磊有次问自己喜欢什么,突然就说出珍珠耳钉。想要一对珍珠耳钉,他马上问多少钱啊?
雨沫逗他,珍珠耳钉最便宜有十几二十的,也有几百上千的。于是他马上发了个红包过来,当时自己去喝水了没有看信息等回来一看信息。
肖磊说微信只有59元了,是不是嫌弃少啊?干嘛不出声了?我马上回道,不是不是我刚才出去喝水了,才看到信息。
钱多钱少不是问题,你有这个态度和心意就够了。他说你干嘛不点开?我说就点,于是点开红包一看是200~于是问他,不是说59吗?怎么你骗我啊?
肖磊笑了,买珍珠耳钉不要买太差的吧?又一个红包过来,我点开是52.0……呵呵,这个家伙。
可是心里觉得很满足,真的满满的爱。
走神了,呵呵!
看到肖磊发信息过来说:“你就没有哄我开心过。”
雨沫:“有吗?”
肖磊发个图片,嗯嗯。
雨沫:“我怎么没有说过啊?每次都有说想你啊!!!!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肖磊:“怎么了?”
雨沫:“没怎么!就是想和你在一起,难道你不想和我在一起??
”肖磊:“你每次就是问我你心里是不是没有我啊,是不是不想和我在一起啊,心不爽!!”
雨沫:“难道我这样问有错吗?你回答下我就那么难吗?我心里就是想知道答案。”
肖磊:“你问的都是多余的,都老夫老妻了。我们无话不说,什么事都做了。你还不明白吗?老是想着和我吵架,老是气我,睡觉。”
然后一个睡觉图片过来就不出声了。
雨沫看到这样赶紧回道:“不是这样的,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说和你吵架或者斗气。”
可是看到那个睡觉的图片也是有气,就说肖磊,小气鬼喝凉水!!!
雨沫想着等了一个晚上的信息等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心里超级不爽!
其实这样的情况怎么老是会发生?什么原因?
是彼此不够爱还是太在乎对方了?还是因为彼此经常不在一起?理解不够?
无数个问题在雨沫心里纠结着~一个个的否定,可是最后这个问题,双方需要沟通了。
理解很重要!!!是否自己太多歪理太敏感太霸道了?肖磊也是经常这样说自己,只有互相理解彼此才可以走的更加远!!!
不然真的怕以后彼此没有交叉点和共同点了!!!
女人,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做到内外兼修那才是最优秀的。也不怕生活抛弃自己,更加不怕爱人远离自己。
在当今现实的社会,唯有做到舍得对自己投资,才不会被社会和爱人看不起!!!!
雨沫想到的就是,只要肖磊对她不离不弃永远可以陪着她就好,简简单单就好。
比较好的微信公众号有哪些??最好是财经类的
今年的黄金价格再次经历了一次过山车的表现,从今天2月底俄乌战争开打开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可以说一路走高,最高的时间达到了每盎司近2000美元,但是随着全世界通胀率的攀升,美联储从5月份开启了美元加息的步伐,黄金的好日子就一下子结束了,开始了跌跌不休的日子。现在已经开了每盎司7月中旬已经到达了1700美元附近,看样子突破每盎司1700美元指日可待。那作为普通投资者现在是否可以抄底买黄金呢?我的答案是如果向一次性投资博取收益的现在还不是时候,原因有三:
一、美元和黄金一向都是负相关,从长期趋势上看美元还有上涨空间
美联储从5月份启动加息以来,已经连续加息两次,而且一次比一次的力度更大,现在大家普遍预测7月份的加息将达到75个基点。美联储加息的原因非常的简单,就是美国一波高过一波的通货膨胀,刚刚公布的7月份美国CPI指数已经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9.1%。现在美联储的政策非常的明显,通过加息来压制通胀,但是美国的这波通胀来势汹汹,不可能几个月就过去,保守估计要到今年年底,据此推断美元加息还会有三到四次。美元涨,黄金下跌,这是从历史的金融交易中总结的一个客观规律。因此黄金短期很难再次抬头,而且存在很大的再次下跌风险。
二、今年的黄金价格虽然下跌,但还是处于历史的高位
这波黄金的上涨起于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从每盎司1400多点一直最高涨过了每盎司2000美元。其中最大的上涨逻辑就是世界的动荡不安,黄金可以用来避险,另外加之美国为了尽快从疫情中恢复经济,美联储在市场中投放了大量的货币,总量加起来达到了过十万亿美元,这也是美元本身货币贬值,黄金的价格上涨。但是现在的情况变了,美国已经开始为了放出的天量货币开始买单,没有办法只是通过加息来收缩货币。按正常情况推算,每年的黄金价格涨幅是非常有限的,本身不具有投资的价值,同时做为一个不能生息的资产。还会占用大量的现金,现在黄金是处在一个理性回归的过程。
三、黄金投资的市场水太深,不是小散可以参于的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注意到这么一个消息,工行,建行等国有大行都相继宣布从2022年8月15开始,将暂停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产品的个人交易业务,将禁止黄金和其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的的买入业务。银行给出的理由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专业的投资机构已经对现在的贵金属交易发出了预警。回想起2020年初的原油宝事件,我们的投资真的应当格外注意,必定这种交易都是大公司,专业人员、大资金的风险乐园。普通的理财产品都有暴雷的风险,别说这种高风险的产品了。
不过话又是说回来,黄金从长期看还是上涨的,对于我们普通人黄金还有一定投资和收藏价值的,如果本着低价持续买入,不想做投机生意的老百姓来说,道是可以择机考虑买一件黄金饰品,留做把玩和传承之用,但是这和风险投资并不相干。
个人觉得好的财经公众号是投机总奸,刚开始被圈粉是因为他的号里面有一篇总奸的人生经历文章,看完真心很佩服内心也很跌宕起伏,想成为那样的人,于是就开始了我的每天必读总奸文章的日子,里面满满的都是总奸自己的见解和对行情的分析。语言比较幽默,连我这种小白都有看下去的欲望。
以上就是关于肖磊:互联网金融监管文件到底说了啥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