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放射治疗需要在离开X辐射源一定距离处产生X辐射的规则野,以便对患者体内一定大小和形状的肿瘤进行放射治疗。
辐射野的轮廓规定了辐射的范围,如果机器指定的范围与实际照射的范围不一致,会使靶区有的部分被漏掉照射,严重的是还能照射到附近的要害器官。
规则野是相对于辐射束轴的对称野或非对称野,对规则野容许误差的限定主要通过下列参数的限定实施。
1.1.1. 对辐射束轴偏移的规定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首先要保证机架、辐射头和治疗床旋转轴线的等中心精度(2mm),其次要保证辐射束轴相对等中心点的偏移(2mm)。
(2) 对辐射野形状的规定
对于方形或矩形辐射野的形状要求,对边平行度及相邻边垂直度的最大偏差不得大于0.5°。
(3) 对辐射野边界偏离的规定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通过模拟灯光野来指示辐射野的范围,因此要保证光野与辐射野边之间的容许偏差(2mm)。 (Seconday Co11imator) 由上下两对可开合的矩形准直器,俗称上下光阑(Diap bragm)组成,材料由钨、铅或贫化铀制成,通过上下两对矩形准直器的开合运动可形成方形或矩形辐射野。根据开合运动的对称性又分为
a.对称准直系统 该系统上下两对矩形准直器均作对称开合运动。为了减少X射线在准直器侧壁的散射和准直器边缘部分的透射半影,矩形准直器的内侧面应与射线的发射方向相切。矩形准直器的厚度要足够厚,以确保x射线穿过准直器的透射量符合国家标准。该透射量应小于中心射线强度的0.5%。
b. 非对称准直系统 在临床应用中,随着对高治疗精度的要求和应用的扩展,发展了非对称准直系统(或称为独立准直系统),该系统仍保留一对矩形准直器作对称运动,即相对中心做对称的开合运动,而另外一对(一般是下方一对)矩形准直器相对中心做非对称的打开或闭合,非对称运动的矩形准直器能彼此越过中心轴向对侧运动一段距离(10—20cm)。当一侧矩形准直器恰好位于射线中心轴的位置时,.由此形成切线射野,用于共面和非共面相邻射野的衔接照射,乳腺癌的切线野照射以及旋转治疗的切线照射。 电子辐射野的边界由附加于初次级准直器之下的电子限束器确定,电子限束器又分为下列两种。
(1) 接触式限束器(Beam Applicator)
a.形状 接触式限束器形状为锥形或桶形。可以是固定的,也可是可调节的。
b.材料 电子限束器材料用低原子序数材料做成,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作为治疗用的电子束流的质量。为了降低电子束流在限束器中产生的韧致辐射份额,应使用较低原子序数的材料,但是,过低原子序数材料的使用又会产生明显多的低能电子进入电子束流中,因此,需要有一最佳原子序数的选用。
c.使用 限束器器壁具有散射电子的功能,可以改善均整度,使用时需要将限束器底部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上,否则均整度随离开限束器的端面距离发生明显的变化,虽然在设计时己考虑到患者受挤压的危险,多配有可压缩缓冲弹簧,对于用马达驱动升降的治疗床时,仍须十分小心。
另外这种限束器内壁散射的电子能量低于直接从辐射源发出的电子,因而会增加表面剂量,最大吸收剂量点将向表面移动,降低射程终端剂量下降的陡度。被电子限束器器壁散射到电子束流中的电子平均能量比入射电子束流的能量大约低40%。因此在射野边缘区域会形成浅的“热点”,为了降低这种影响,一般在电子限束筒边缘部分应用高密度的材料,如使用1mm的金属钨做一衬套。
(2)非接触式限束器
非接触式限束器与接触式限束器重要的区别在于极大地降低了限束器器壁散射电子的 贡献,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盘型(Plate)或光阑型(Diaphragm)限束器。
采用复合散射过滤器或采用散射补偿箔(Compensating Foil)措施,亦可保证均匀的剂量分布,无需用限束器器壁散射电子,所需辐射野面积由光阑控制,限束器低部与皮肤保持一定距离,患者受挤压的危险大为降低。为降低限束器的重量,通常就用辐射头中上下两对次级准直器作初步准直使用。由于限束器低部与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半影比完全接触皮肤要略大一些,但在靶区所在深度,侧散射的影响远大于限束器低部间距的影响。
一般来讲,由于电子在空气中的多次散射和不可避免的限束器器壁的散射,电子束流的准直不能简单的作为射线几何学问题来处理。由限束器出来的电子辐射束横截面一般显著地大于几何学电子束流横截面,其目的是为了在电子束流边缘部分散入和散出的电子能达到动态平衡。
为了调节电子辐射野的形状和大小,一台装置配有不同尺寸的限束器。
准直器的工作原理
它是医用加速器的辐射头组成部件。产生一定形状轮廓辐射野的部件称为准直系统,产生规则形状轮廓辐射野的部件称为规则野准直系统,规则野是指轮廓为大小可变的方形、矩形或圆形辐射野。
准直器的介绍
自准直仪(准直器)是一种高精度测角用的精密光学仪器。它广泛用于测量导轨的直线性、精密平板的平面度、基面之间的垂直度和平行度、精密轴系的晃动误差等;同时还可以来测量各种棱镜的角度差和平镜的平行差以及测量检验各种棱镜、平镜与装配基准面之间的角度误差。该仪器主要用于小角度的精密测量,如多面棱体的检定。也可测量高精度导轨等精密零件的直线性、平行性、垂直性及相对位置。在精密测量和仪器检定中还可作非接触式定位,又可作自动测量。该仪器具有安装、使用方便等特点,是精密机械、仪器制造及有关科研、计量部门必不可少的检测仪器。
该仪器是一种应用光学自准直成象测微原理的高精度测角仪器,它利用光学自准直法,把角度量变成线值量,由微型线位移光栅传感器测出线值变化量,间接地把角度变化量测出来。它广泛用于小角度的精密测量。如:配合多面棱体用来检验各种分度圆(多点分度台、光学分度台、转台、测角仪等)的分度误差;测量导轨的直线度、精密平板的平面度、基面之间的垂直度和平行度、精密轴系的晃动误差等;同时还可以用来测量各种棱镜的角度差和平镜的平行差以及测量检验各种棱镜、平镜与装配基准面之间的角度误差。因此该仪器可以在机械制造业、精密仪器制造业、计量室、光学实验室、光学冷加工车间及光学仪器的装配、调整、检验等多方面广泛得到应用。
HC0.1秒型 数显精密测微自准直仪分单向(HC-0.1D)和双向(HC-0.1S)。
技术指标:
1、仪器的规格与参数:
1)测角范围:0~10′
2)最小分辨率:0.1″
3)示值误差(测量精度):
10′范围内≤1.5″
任意1′≤0.5″
视场:单向:亮视场暗十字丝;双向:亮、暗视场可切换;
4)准直物镜:焦距:258mm,入瞳直径:Φ40mm
5)显微物镜:焦距:27.45mm,放大倍率:4倍
6)测微目镜:视场:8mm×8mm,视度调节:±5屈光度
7)组合焦距:1031.324mm
8)最大测量距离:30m(视场≥2′)
9)视轴与镜管机械轴平行度:<20″
视轴与支架底面平行度:<1′
10)圆水泡规格:8′;置平精度:4′
11)照明灯电压:6v;功率:2~5w
12光栅数显表规格:单坐标20细分,配50线对/mm光栅线位移传感器
13)光栅数显表电压:220V
14)仪器外形尺寸:490mm×162mm×180mm
15)仪器重量:7.8Kg
2、楔形镜规格与参数
1)镜面通光孔径:Φ46mm,中心反射面直径:Φ25mm
2)楔形镜角值:10′±15″(指内外反射像的夹角)
楔角标定精度:<1″
3)楔形镜两面形误差:<1/10光圈(1/20波长)
4)全反射面对底面垂直度:<20″
全反射面对侧面垂直度:<1′(做可调镜时)
5)外形尺寸:106mm×74mm×125mm
3、双向数显自准直仪(型号:HC-0.1S型)配双向数显读数头;单向数显自准直仪(型号:HC-0.1D型)配单向数显读数头;
标准配置:
1、仪器主机
2、反射镜
3、光源变压器
4、数据显示器
5、随机文件
注意事项:
(1)仪器及被测量零件应放在较稳定的工作台上。工作环境应力求温度恒定,做测件与仪器中间不得有抖动的气流,如通风口、暖气片、电烙铁、台灯、人体温度等,应尽量避免其影响。
(2)观察表而镀反射膜的反射镜自准像应选择小功率灯泡,观察表面未镀反射膜的光学零件(如平行平板、棱镜等)的自准像则应选择功率大的灯泡,该仪器可使用6v5w以下的小灯泡。
(3)在可能的情况下每一个自准像多次瞄准所读取的读数取平均值计算可降低瞄准误差,提高仪器精度。一般取3~5次。
简述CT中准直器和滤过器的作用?
准直器属于光纤通信光器件的用于输入输出的一个光学元件,其结构很简单——光纤传出的发散光通过前置的类似凸透镜变成平行光(高斯光束)。它的作用是使光最大效率的耦合进入所需的器件中或易如接受光信号最大效率的接受。所以它有一个重要的参数:插损,现在的工艺技术可达到0.15dB以下。
准直器:
前准直器:减少对病人的辐射剂量,限定扫描的空间范围(层厚)
后准直器:减少进入探测器的散射线
滤过器:吸收掉低能的软X线光子,均衡X线光子的能量
自准直仪(准直器)是一种高精度测角用的精密光学仪器。它广泛用于测量导轨的直线性、精密平板的平面度、基面之间的垂直度和平行度、精密轴系的晃动误差等;同时还可以来测量各种棱镜的角度差和平镜的平行差以及测量检验各种棱镜、平镜与装配基准面之间的角度误差。
扩展资料:
采用复合散射过滤器或采用散射补偿箔(Compensating Foil)措施,亦可保证均匀的剂量分布,无需用限束器器壁散射电子,所需辐射野面积由光阑控制,限束器低部与皮肤保持一定距离,患者受挤压的危险大为降低。
为降低限束器的重量,通常就用辐射头中上下两对次级准直器作初步准直使用。由于限束器低部与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半影比完全接触皮肤要略大一些,但在靶区所在深度,侧散射的影响远大于限束器低部间距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准直器
以上就是关于准直器的X辐射的规则野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