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二:路网优化行动
改造重要交通交叉口67处,其中2012年改造44处、2013年15处、2014年8处。
在加快支路网建设方面,新建改建市区支路68公里,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增加微循环,提高道路网密度及交通可达性。具体为:荆山路(仁和路)窑头大沟至二环东路按照规划红线25米加宽,东舍坊街按规划宽度12米翻建道路,机床八厂路(建设路至阳光新路段)按现状宽16米翻建道路,正觉寺小区农贸市场路拆除农贸市场、打通断头路,千佛山西路南延工程按规划新建道路及 桥梁 ,八里洼南路按规划宽度15米拓宽道路,八里洼路东延按规划新建道路,胜利庄东段打通断头路等。
在优化主次干道及快速路网方面,新建改建纬十二路等城市主次干道94公里。建设工业北路至北园大街双快走廊,延伸顺河高架路至二环南路,延伸二环东路、二环西路至绕城 高速公路 ,改造济青 高速 公路 联络线为城市快速路,至2014年城市快速路里程新增90公里。
行动三:公交都市行动
建设 轨道交通 ,构建立体交通体系。完成轨道交通1、2、5号线长清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好1号线及5号线长清段的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启动大运量轨道交通建设。
建立brt系统,大力建设公交走廊。建设连接老城区与东、西部地区的brt走廊及 公交专用道 ,支撑城市带状发展,加快构建brt网络,提升brt服务水平,力争到2014年公交专用道总长度达到200公里。具体为:从经四路到工业南路、二环西路、经十东路、工业北路、北园大街西延长线、阳光新路、济齐路至纬十二路、张庄路将建设brt走廊;二环南路、清河北路、和平路、旅游路、济微路至花园路一线等将开辟公交专用道。
建设公交场站设施,优化公交线网。启动辛西路公交枢纽、黄岗公交枢纽、唐冶公交枢纽、北全福公交枢纽、济南西站综合基地、孙村综合基地、二环西路brt首末站等7处公交枢纽场站设施建设。
保障运营车辆,改革运营管理。2012、2013、2014三年将分别购置车辆580辆、480辆、800辆。
落实公交优先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重视 出租车 服务,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具体为:经十路、经一路、经七路、舜耕路、黑虎泉西路设立出租车即停点。
行动四:绿色出行行动
完善设施建设,实现绿色舒行。完善中心城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建设泉城特色标志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示范区。建设古城片区、环护城河慢行系统、泉水小道及明湖路、泺文路、舜耕路等道路步行和自行车系统交通示范区工程,建设腊山河步道和湿地公园步道。推进步行和自行车立体过街设施建设,建设经十路奥体中心、凯旋新城、保利花园、经十路青干院、旅游路千佛山公园南门、经十东路建筑大学南门、花园路历城政务中心、济泺路长途汽车总站路口过街地道。
实施便民工程,建设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启动公共租赁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在古城区及奥体片区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力争到2014年公共自行车达到1万辆,逐步实现自行车出行成为短距离出行及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主要工具。
行动五:停车治理行动
推进《济南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出台《济南市停车收费管理办法》、《济南市停车场管理条例》、《济南市鼓励公共停车场建设暂行规定》等法规,遵循路内高于路外、中心区高于外围、白日高于夜间的分区域、分时段差异化收费管理原则,根据交通拥堵状况动态调整收费价格,发挥好停车收费的价格杠杆作用,对交通需求进行合理调控。
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挖掘现有停车资源。对不建、少建、挪作他用的规划停车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鼓励单位及住宅小区 停车位 共享使用。
制订停车设施建设计划,推动公共停车场建设。要向社会开放马鞍山路、大众广场两处人防地下停车场,加强英雄山路至经十一路、南门地下人防过街通道管理,研究制订利用学校操场建设停车场的可行性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