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山路的山大南路至利农庄路段道路中央增设了新型隔离护栏,将原属开放性的南北路段以此隔开。增设护栏后,道路中间的两个通道仍为 brt 专用道,并用黄线与反光道钉标注。据了解,此次安装的护栏与历山路南段护栏基本相同,可便于夜间驾车的司机认清行车道路,以免误入禁行车道。
三年行动计划总体目标
■居民平均 出行 时耗不超过30分钟
■ 公交 车站300米半径覆盖范围达到 65%,公交准点率提高10%,高峰期主要交通走廊公交平均运营车速达到18公里/小时以上
■人行道、 自行车 道上违法占道经营、停车得到全面清理
■中心城区干道交叉口交通守法率达到90%以上
交通拥堵 逐渐成为城市通病,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也经常为“堵”所困。9月 25日,在全市治理交通拥堵工作动员大会上,我市公布了《济南市 城市交通 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整治交通拥堵有哪些新举措?交通拥堵状况如何缓解?三年行动计划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给出了答案。
现状
停车泊位缺口49.85万个
道路拥堵,居民出行时间加长。据调查,2009年超过30分钟的居民出行比例比2004年翻了一番。
停车设施不足,停车困难。现在,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62万辆,停车泊位30.7万个,单车平均泊位不足0.5个。按照车辆与停车泊位1:1.3的合理比例,市区停车泊位缺口为49.85万个,数量较大。
公共交通 出行时耗长,准点率低,可达性差,服务水平不高。公交乘客平均出行时耗超过50分钟。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体系设施不完善,慢行环境差。存在人行道、自行车道不连续,与公交车衔接不好,停车架等配套设施缺乏、行道树遮阴不足等影响 安全 、舒适通行的现象。
交通事故 频发,居民出行安全性差。2010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共有774起,死亡人数263人,死亡率2.1人/万车,直接经济损失189万元。
原因交通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居民出行距离和出行总量大大增加,汽车保有量逐年剧增,机动车交通需求增加迅猛,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少,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机动车的增长,交通供给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交通供需矛盾突出。
公共交通层次单一,大容量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公交线网重复系数高,覆盖范围不足,可达性差;公交场站少,影响公交线网优化;综合公交枢纽缺乏,乘客换乘困难。
对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系统不完善,交通条件差,尚未发挥对慢行出行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对现有道路 交通设施 管理不严,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导致道路被占用情况严重,道路资源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道路资源分配不合理,公交专用路权路段占比较低,人行道、自行车道空间被挤占,高效率交通方式的路权得不到保护。
停车设施建设管理体制不健全, 公共停车场 缺乏,配建 停车场 被侵占现象严重。
交通管理 的智能化及 信息化 水平不高,道路交通信息诱导系统等交通管理设施建设落后,不能充分发挥交通系统的运营效率。
目标
一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我市要形成保障民生、服务大众、和谐高效的交通服务系统,构建以人为本的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提升交通服务水平,力争一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